以下是含有 自動駕駛的搜尋結果,共1,645筆
據觀察者網引述英國《金融時報》11月9日報導,繼挪威和丹麥後,英國也開始憂慮中國電動公車構成「國家安全風險」。報導稱,英國政府正在調查數百輛中國製造的電動巴士,是否存在被遠程熄火的風險。但相關指控遭到陸企嚴正駁斥。
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(Tesla)股東投票批准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的薪酬方案,若達成特定目標,他未來10年將獲得總價值將近1兆美元的特斯拉股票,是史上最貴企業薪酬方案。不過特斯拉支付馬斯克創紀錄薪資真的值得嗎?專家分析馬斯克確實很有價值,股東相信他的AI願景將能帶來豐厚收益,同時他本身就為特斯拉增值。
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日前丟出震撼彈,表示公司可能自行建造一座月產能高達100萬片晶圓的超大晶圓廠,並打算與英特爾合作。此消息一出,引發科技界熱議。對此,輝達(NVIDIA)執行長黃仁勳(Jensen Huang)坦言,製造先進晶片極為困難,即使像馬斯克這樣聰明的人,自建晶圓廠也「幾乎不可能」達到台積電的水準。
特斯拉CEO馬斯克6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,為實現公司布局AI和機器人領域目標,特斯拉需要自行建造一座超大型晶圓廠,以滿足龐大運算需求,他還提到可能與英特爾展開合作。
特斯拉股東6日正式批准了馬斯克創紀錄的薪酬方案,該方案的價值可能高達1兆美元。同時,馬斯克披露了為實現將特斯拉轉型為人工智慧(AI)和機器人巨擘的願景,特斯拉將需要興建一座被他稱為「超大型晶圓廠」(Tesla Terafab)的計畫,並表示將與英特爾合作籌建。
德國汽車供應商Aumovio當地時間7日表示,中國已解除對安世晶片的出口禁令,反映出聚焦這家半導體製造商的衝突即將得到解決。
屏東縣恆春鎮6日下午4時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,一輛特斯拉沿著恆公路以飛快的速度追撞前方水泥車,造成1死7傷。然而,從曝光的畫面得知,該輛特斯拉事發前就已偏離車道,隨後便追撞水泥車發生事故。特斯拉駕駛李姓男子的家屬也表示,李男從未開過電動車,這次也是第一次駕駛特斯拉,這此事故原因仍待警方後續調查釐清。
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周四(6日)在股東大會上拋出震撼彈,表示隨著自動駕駛與機器人應用的快速成長,特斯拉可能需要自行建造一座月產能高達100萬片晶圓的大型晶圓廠,以支撐未來龐大的運算需求。他透露,公司或將與晶片巨頭英特爾(Intel)展開合作。受此消息激勵,英特爾盤後股價一度勁揚近4%。
在周四盤後召開的股東大會上,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,該公司擬建造一座「巨型晶圓廠」(gigantic chip Fab)來滿足未來龐大的算力需求,且可能與英特爾合作打造AI晶片。
大陸兩家自動駕駛計程車領域的新創公司: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6日在港交所掛牌首日,股價雙雙下跌,反映出投資者對該領域的商業可行性仍存疑慮。小馬智行港股終場收跌9.28%,報126.1港幣。文遠知行港股則收跌9.96%至24.4港幣。
在前兩日的拋售之後,香港股市周四全日走高,大幅反彈,並重新站穩2萬6。
美股周三全面揚升,半導體股更是大漲,那斯達克的金龍中國指數小漲0.15%。香港股市在連跌2個交易日之後,周四高開126點或0.49%,指數並穩健走高。
大陸電動車廠小鵬汽車5日宣布進軍Robotaxi(自動駕駛計程車)市場。
大陸電動車廠賽力斯5日在港上市,募資淨額達港幣140.16億元,不僅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大陸車廠IPO,也是年內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廠IPO。但賽力斯上市首日卻遭遇開盤跌破發行價的窘境。截至當日中午,股價下跌2.97%至港幣127.6元,雖然收盤驚險追平發行價港幣131.5元,但已為市場投下變數。
澳洲一輛特斯拉電動車,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,突然擋風玻璃被一個物體擊中,由於看不到物體證據,顯然它極為高速,現在猜測可能是隕石。
輝達(NVIDIA)創辦人黃仁勳周五(31日)下午在南韓慶州APEC企業領袖峰會發表演說,全球矚目。他直言,南韓是少數具備人工智慧發展三大關鍵要素的國家之一,有望成為人工智慧領域下一波發展浪潮「實體AI」(phys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physical AI)的全球領先者。
美國半導體巨頭輝達(Nvidia)周五宣布將提供南韓政府與三星電子等該國最大企業超過26萬顆最先進的AI晶片—Blackwell。
國道3號南下田寮路段,昨30日晚間發生一起驚險的交通事故。一輛自小客車行經該路段時,疑似因駕駛過度依賴車輛的「輔助駕駛系統」,完全未注意車前狀況,竟直接追撞正在內側車道執行管制任務的高公局委外緩撞車。巨大的撞擊力所幸被緩撞車的防護裝置吸收,現場無人受傷,但自小客車車頭及緩撞車設備均受損,詳細的肇事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。
致茂(2360)30日召開法人說明會,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務報告。受惠AI伺服器市場應用大幅成長,對於量測設備需求增溫,推升致茂單季合併營收64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4%。稅後純益51億元(含處分出售非流動資產31.85億元),與上季增長155%,較去年同期成長253%。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11.99元,創歷年新高,單季賺贏2025年上半年。